李敬偉博士
教授
電話:13675158558郵箱:Ljw323@yeah.net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中山路321号研究方向:
腦血管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 李敬偉,男,醫學博士、博士後,教授,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鼓樓醫院内科書記、神經科副主任,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蘇州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蘇省科教強衛工程青年人才,南京市衛生青年重點培養人才。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會缺血性卒中介入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介入協作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内科醫師分會神經介入學組委員,中華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國卒中學會青年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卒中學會腦血流與代謝分會常務委員,江蘇省醫院協會第九屆理事理事,江蘇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腦卒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卒中學會腦血管病現代診治專委會主任委員,江蘇省卒中學會現代診治專委會主任委員、神經介入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中西醫結合腦卒中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醫學會腦卒中分會主任委員。曾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研修神經介入,目前主要從事腦血管病診治,尤其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以及影像學指導下的急診再灌注治療。第一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各一項,教育部中央高校重點培育項目一項,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項目、江蘇省衛生廳青年科研項目、江蘇省醫學分子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各1項。發表論文67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1篇。第十輪五年制教材《神經病學》數字編委,《國際腦血管病雜志》、《臨床神經病學雜志》、《中國腦血管病雜志》、《中國醫藥科學》等雜志編委,主編、副主編論著1部,參編論著5部,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作為主要參與者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一等獎一項,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二等獎兩項,江蘇省醫學科技一等獎及二等獎各一項,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各一項。 教育經曆 · 1997年9月1日-2002年7月1日,南京醫科大學,獲得學士學位。 · 2002年9月1日-2005年7月1日,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伟德官网手机版,獲得碩士學位。 · 2008年9月1日-2011年12月10日,南京醫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導師徐運教授。 研究工作經曆 · 2005年8月1日-2008年11月30日,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鼓樓醫院神經科,住院醫師。 · 2008年12月1日-2013年12月26日,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鼓樓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 2013年12月27日-2019年11月22日,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鼓樓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 · 2014年9月30日-2015年3月30日,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訪問學者,研修神經介入 · 2015年3月10日至今,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鼓樓醫院神經科,科室行政副主任 · 2019年11月23日至今,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鼓樓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 · 2023年7月22日至今,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蘇州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學術任職: ·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介入協作組 委員 2021.03-2024.03 ·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内科醫師分會神經介入學組 委員 2021.08-2024.08 · 中國卒中學會青年理事會 副理事長 2021.10-2026.10 · 中國卒中學會腦血流及代謝分會 常務委員 2023.06-2028.06 ·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學組 委員 2021.05-2024.05 · 江蘇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候任主任委員 2022.09-2025.09 · 江蘇省醫師協會腦卒中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2023.09-2026.09 · 江蘇省卒中學會現代診治專委會 主任委員 2023.05-2028.05 · 江蘇省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2021.11-2026.11 · 江蘇省卒中學會理事會 常務理事 2022.01-2027.01 · 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中西醫結合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2022.11-2027.11 · 江蘇省預防醫學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與控制專委會 常務委員 2020.12-2025.12 · 南京醫學會腦卒中分會 主任委員 2022.06-2026.06 ·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編委 2022.01-2025.01 · 江蘇省醫院協會第九屆理事會 理事 2024.01 · 江蘇省卒中學會腦血管病現代診治專委會 主任委員 2023.05 -2027.05 發表文章: · Ma Li., Zhang He., Duan Guangxin., Luo Yun., Zhang Xi., Lu Zhengjuan., Chen Zhibin., Yu Linjie., Zhang Tingzheng., Xu Yun., Li Jingwei#.Enterprise st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non-acute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disease: safety and efficiency evaluation.[J] .Neurol Res, 2024, undefined: 1-6.(# corresponding author, IF=2.401,4區) · Zhang Xi, Duan Guangxin, Zhang He, Chen Zhibin, Luo Yun, Zhang Tingzheng, Xu Yun, Li Jingwei#.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f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for Non-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CNS Neurosci Ther, 2023 Aug 29. doi: 10.1111/cns.14426. Online ahead of print (# corresponding author, IF=7.035,1區)ISSN:1755-5930 · Li Z, Ji S, Wu C, Wu J, Cao R, Wang Y, Xu Y, Li J#, Zhang CJ.Identification of D359-0396 as a novel inhibitor of the activation of NLRP3 inflammasome.Neurochem Int, 2023 Oct;169:105565. doi: 10.1016/j.neuint.2023.105565. Epub 2023 Jun 28.(# co-corresponding author) (IF=4.297)醫學3區 ISSN:0197-0186 · Li J#, Zhu W, Zhou J, Yun W, Li X, Guan Q, Lv W, Cheng Y, Ni H, Xie Z, Li M, Zhang L, Xu Y, Zhang Q.A Presurgical Unfavorable Prediction Scale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Front Aging Neurosci. 2022 Jun 30;14:942285. doi: 10.3389/fnagi.2022.942285. eCollection 2022(# Co- authorIF=5.702,2區)醫學2區 ISSN:1663-4365 · Cao R, Li Z, Wu C, Ji S, Li Y, Cao X, Dong X, Jiang M, Pang T, Wang C, Li J, Xu Y, Zhang CJ. Identification of a Small Molecule with Strong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nd Sepsis through Blocking Gasdermin D Activation.J Immunol.2022, 209(4):820-828. (# co-corresponding author) (IF=5.426)醫學3區 ISSN:0022-1767 · Zhang Xi, Chen Zhibin, Luo Yun, Duan Guangxin, Zhang He, Li Jingwei*, Xu Yun*. Low-Dose Intravenous Tirofiban Infusion After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for Non-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HELIYON,2022.(#co-corresponding author) (IF=3.776)綜合性期刊3區 ISSN:2405-8440 · Wenchen Ruan, Jiayang Wu, Jingjing Su, Yongcheng Jiang , Tao Pang , Jingwei Li#. Altered lncRNAs Transcriptomic Profiles in Atherosclerosis-Induced Ischemic Stroke. Cell Mol Neurobiol, 2020, 42(1):265-278. (#co-corresponding author)(IF=4.231)醫學4區 · Ruan W,Li J, Xu Y, Wang Y, Zhao F, Yang X, Jiang H, Zhang L, Saavedra JM, Shi L ,Pang T. MALAT1 Up-Regulator Polydatin Protects Brain Microvascular Integrity and Ameliorates Stroke Through C/EBPβ/MALAT1/CREB/PGC-1α/PPARγ Pathway. Cell Mol Neurobiol,2019,39(2):265-286.( (# Co- authorIF=4.231)醫學4區 ISSN:0272-4340 · Liu L, Ding J, Leng X, Pu Y, Huang LA, Xu A, Wong KSL, Wang X, Wang Y.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erebr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ischaemic stroke.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2018,3(3):117-130.(參與編寫指南)醫學1區ISSN:2059-8688 · Ni L, Li J, Li W, Zhou F, Wang F, Schwarz CG, Liu R, Zhao H, Wu W, Zhang X, Li M, Yu H, Zhu B, Villringer A, Zang Y, Zhang B, Lv Y, Xu Y. The value of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in subacute ischemic stroke: comparison with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 perfusion MRI.Sci Rep,2017,31(7):41586.(IF=4.122)綜合性期刊2區ISSN:2045-2322 · Lijuan Han, Jie Li, Yanting Chen, Meijuan Zhang, Lai Qian, Yan Chen, Zhengzheng Wu, Yun Xu#, Jingwei Li#. 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Promotes Angiogenesis and Cerebral Perfusion in Experimental Stroke. PLOS ONE, 2015, 10(7): e0134543(# corresponding author IF=3.057)綜合性期刊3區 ISSN:1932-6203 · Jingwei Li, Yan Chen, Xin Zhang, Bing Zhang, Meijuan Zhang, and Yun Xu. HUK improves outcome of stroke patients by shortening MTT of perfusion MRI.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5, 24(8): 1730-7.(IF=1.669)醫學4區IF=1.669ISSN:1052-3057 · Lin YJ #, Li JW #, Zhang MJ, Qian L, Yang WJ, Xu 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YP2C19 genotype and of in-stent restenosis among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stent treatment. CNS Neurosci Ther. 2014, 20(2): 125-30. (# Co- author IF=4.458) · Zhao H, Li Q, Lu M, Shao Y, Li J#, Xu Y. ABCD(2) Score May Discriminate Minor Stroke from TIA on Patient Admission. Transl Stroke Res. 2014, 5(1): 128-35.(# corresponding author) (IF=1.939) · Jin J, Guan J, Qian L, Zhang MJ, Huang Y, Yang Y, Guan D, Zhao H, Lin Y, Chen Z, Zhang W, Li J#, Xu Y#.Cervicoc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 an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efficacy. Curr Neurovasc Res, 2013, 10(2): 157-63.(# corresponding author)(IF=2.72) · Li JW, Li LL, Chang LL, Wang ZY, Xu Y. Stem cell factor protects against neuronal apoptosis by activating AKT/ERK in diabetic mice. Braz J Med Biol Res. 2009, 42(11): 1044-1049. (IF=1.15) · Luo Y, Li J, Zhang J, Xu Y. Elevated bilirubin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linked to the stroke severity. Int J Dev Neurosci. 2013 Nov;31(7):634-8. (IF=2.692) · Luo Y, Li JW, Lu ZJ, Wang C, Guan DN, Xu Y. Serum Bilirubin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Associated With Stroke Severity. Curr Neurovasc Res. 2012, 9(2): 128-32. (IF=2.94) · Luo Y, Wang ZY, Li JW, Xu Y. Serum CRP concentrations and severity of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 Can J Neurol Sci, 2012, 39(1): 69-73. (IF=1.179) · Chen F, Zhang X, Li M, Wang R, Wang HT, Zhu F, Lu DJ, Zhao H, Li JW, Xu Y, Zhu B, Zhang B. Axial diffusivity and tensor shape as early markers to assess cerebral white matter damage caused by brain tumors using quantitative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CNS Neurosci Ther. 2012, 18(8): 667-73. (IF=4.44) · Niu FN, Zhang X, Hu XM, Chen J, Chang LL, Li JW, Liu Z, Cao W, Xu Y. Targeted mutation of Fas ligand gene attenuates brain inflammation in experimental stroke. Brain Behav Immun. 2012 Jan;26(1):61-71. (IF=4.72) · 韓麗娟,邱樹衛,徐運, 李敬偉.自發性雙側頸内動脈顱外段夾層緻雙側缺血性腦卒中1例報道及文獻複習[J].卒中與神經疾病,2024,31(02):201-205. · 韓麗娟, 張曦, 陳志斌, 金佳麗, 王翀, 徐運, 李敬偉.多元化教學模式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進修醫師培訓中的應用探索[J]. 中國卒中雜志, 2024, 19 (02): 240-244. · 馬莉,李敬偉. 有症狀大腦中動脈狹窄患者支架置入術後依諾肝素對亞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響[J]. 國際腦血管雜志,2023,31(11):824-829. · 韓麗娟, 魯啟璇, 徐運, 李敬偉, 劉麗萍. 血管内機械血栓切除術聯合持續窦内溶栓治療嚴重出血性腦靜脈窦血栓形成:病例系列研究[J].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23, 31 (07): 512-518. · 關翹楚, 謝子逸, 呂衛萍, 倪環宇, 李敬偉, 周俊山, 恽文偉, 李曉波, 張清秀, 徐運. 急性後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腦梗死橋接治療與直接血管内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對比研究[J]. 中國卒中雜志, 2023, 18 (04): 456-462. · 張曦,李敬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内治療進展[J].中國臨床研究,2023,36(03):321-324.DOI:10.13429/j.cnki.cjcr.2023.03.001. · 成宜舜, 栾麗芹, 張曦, 張學鳳, 李奇, 李敬偉. 急診支架植入或單純球囊成形對顱内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相關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轉歸的影響. 中國臨床研究, 2023, 36(3): 325-328. · 端光鑫,張曦,張賀,張挺正,羅雲,徐運,李敬偉. 嘗試取栓次數對機械血栓切除術後血管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轉歸的影響.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22, 30(4): 247-252. · 盧正娟,劉卓,王正閣,徐運,李敬偉. 腦深靜脈血栓形成:病例系列研究.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20, 28(4): 247-254. · 盧正娟,劉卓,王正閣,徐運,李敬偉. 單純皮層靜脈血栓形成:病例系列研究.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20, 28(1): 55-61. · 蘇菁菁, 徐運, 李敬偉.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發病機制,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20, 28, (4): 286-292. · 姜永程, 李敬偉,徐運. 顱内動脈支架置人術後亞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個體化抗血小闆治療:2例報道.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19,27(4):315-20. · 王一峰,徐運,張雪玲,周俊山,施洪超,李敬偉. 急性大血管閉塞卒中發病4.5 h内直接取栓與橋接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較.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18,26(4):257-26. · 姜永程,徐運,李敬偉. 顱内動脈狹窄的遺傳學研究進展.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8,26(10):1057-62. · 李韶雅,王一峰,徐曼曼,張鑫,周飛,李敬偉,徐運. 椎基底動脈延長擴張症的CTA和HR-MRI血管壁成像比較. 中國卒中雜志,2018,13(4):344-349. · 缺血性卒中腦側支循環評估與幹預中國指南. 中華内科雜志,2017,56(6):460-471.(參與編寫指南) · 徐曼曼,徐運,周飛,張鑫,張冰,王一峰,李敬偉. 高分辨率磁共振對大腦中動脈斑塊與梗死竈類型關系的研究. 中國卒中雜志,2017,12(12):1086-1092. · 李韶雅,張冰,周飛,王茂雪,張鑫,徐運,李敬偉.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腦動脈夾層分離診斷和随訪中的應用:3例報道并文獻複習.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17,25(9):853-857. · 李韶雅,李敬偉,徐運. 症狀性顱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緻病機制研究進展. 中國卒中雜志,2017,12(6):554-559. · 徐曼曼,徐運,羅雲,李敬偉. 頸内動脈眼段支架置入術後亞急性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補救治療_1例報道并文獻複習.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17,25(12):1135-1139. · 李敬偉, 羅雲, 張鑫, 張冰, 李傑, 徐運. 腦梗死後磁共振灌注加權成像-彌散加權成像不匹配區血流灌注水平的動态變化和臨床意義.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7,50(3):190-194. · 徐曼曼, 徐運, 李敬偉. 脂聯素與顱内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及其可能機制.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16, 24(6): 561-564. · 羅雲, 李敬偉, 李政. 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影像學分布特點. 中國醫師雜志, 2016, 18(7): 998-1001 · 朱國, 金佳麗, 李敬偉.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腦動脈夾層分離診斷中的價值.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16, 24(7): 592-599 · 李敬偉, 徐運. 顱内動脈硬化的高分辨MRI血管壁評估及臨床價值. 内科急危重症雜志, 2015, 03:165-166. · 趙秋雲, 李敬偉. 個體化診療腦動脈夾層3例病例介紹. 中國卒中雜志, 2014, 9:317-234(通訊作者) · 李敬偉, 羅雲, 徐運, 等. 硬腦膜動靜脈瘘的臨床特點及血管構築分析.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3, 12(2): 142-145. · 李敬偉, 王中原, 徐運, 等. 孕産期顱内靜脈窦血栓形成的臨床特點.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2013,26(5): 375-378. · 李敬偉, 趙岩, 管得甯, 徐運. 表現為神經精神症狀的曼陀羅中毒21例臨床分析.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2013,26(3): 168-169. · 李敬偉, 羅雲, 徐運, 等. 症狀性腦動脈狹窄合并顱内動脈瘤的治療策略和遠期随訪. 中華醫學雜志, 2012, 92(41): 2885-2888. · 李敬偉, 羅雲, 管得甯, 等. 腦動脈夾層患者45例臨床特點分析.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 2011, 5(23): 7085-7087 · 李敬偉, 徐運, 黃玉傑, 等. 血管内支架成形術治療症狀性椎-基底動脈狹窄.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 2008, 25: 484-486 · 李敬偉, 徐運, 黃玉傑, 等. 介入治療症狀性腦血管狹窄合并出血性腦血管病三例.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08, 17: 758-760 · 李敬偉, 徐運, 黃玉傑. 支架置入術治療有症狀大腦中動脈狹窄的初步觀察.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08, 16: 121-124 · 李敬偉, 徐運. 頸動脈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術的并發症及其處理.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06, 7: 527-531. · 羅雲, 李敬偉, 管得甯. 糖尿病所緻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動脈斑塊形成過程中血脂組分的變化及意義. 中國醫學雜志, 2014, 94: 2279-2292 · 陸夢茹, 羅雲, 李敬偉, 等. 顱内靜脈窦血栓形成早期易誤診的臨床分析.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 2013, 7: 11869-11872. · 張揚, 管得甯, 李敬偉, 等. 複發性腦梗死TOAST卒中分型危險因素的分析. 安徽醫學 2013:149-151. · 張揚, 管得甯, 李敬偉, 等.糖化血紅蛋白在非糖尿病性腦梗死患者中檢測的意義. 醫學綜述 2013:742-744. · 羅雲, 李敬偉, 王翀, 等. 糖尿病影響腦梗死的形成與頸動脈斑塊相關.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12, 11(1): 83-87 · 王中原, 李敬偉, 龐偉, 等. 腦靜脈窦血栓形成轉歸的預測因素—26例回顧性病例系列研究.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11, 19: 758-762. · 朱琳, 趙輝, 李敬偉.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腦主要供血動脈狹窄分布的DSA分析.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1, 19(3):205-208. · 盧正娟, 李敬偉, 黃嵘. 介入治療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分析. 醫學臨床研究, 2011, 28(11): 2081-2084. · 李傑, 李敬偉, 鄧桂英, 徐運. 激肽-激肽釋放酶系統與腦缺血後血管發生.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10, 18(6): 462-467. · 管得甯, 李敬偉, 羅雲, 徐運. 尤瑞克林聯合奧紮格雷鈉治療進展性腦梗死20例臨床觀察. 醫學信息, 2010, 5: 2519-2520. · 羅雲, 李敬偉, 朱海榮, 等.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頸動脈斑塊形成過程中膽紅素及尿酸的表達差異. 中國綜合臨床, 2010, 26(9): 943-946. 主持/參與的課題 · 主持:蘇州市重大疾病多中心臨床研究“磁共振指導下替奈普酶溶栓對發病4.5-24小時急性輕型緻殘性缺血性腦卒中預後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機、對照臨床試驗(ARTEMIS)”。200萬元,時間:2024.01-2026.12。 · 主持:省衛生健康委2023 年度醫學科研重點項目“症狀性顱内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風險預測模型和治療體系研究:多中心、随機、對照”。20萬元。時間:2024.1-2026.12 · 主持:南京鼓樓醫院臨床研究基金“顱内動脈非急性期閉塞血管内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48萬元。時間:2022.1-2024.12 ·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脂聯素抑制顱内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及機制研究”。項目号:81571134。57萬元。時間:2016.01-2019.12 · 主持:江蘇省科教強衛工程青年人才項目“APN在顱内動脈硬化斑塊形成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QNRC2 016025。8萬元。時間:2016.01-2020.12 · 主持:2015年度“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劃”資助項目“脂聯素抑制顱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機制研究”。項目号:1501077A。6萬元。時間:2016.01-2019.12 · 主持:2015年度“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D類項目資助“脂聯素抑制顱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機制研究”。項目号:2015-WSN-084。4萬元。時間:2016.01-2018.12 ·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人尿激肽原酶對缺血區腦灌注的影響和機制研究”。項目号:81200896。23萬元。時間:2013.01-2015.12 · 主持:教育部中央高校重點培育項目“核受體Nr4a 在早期腦動脈粥樣硬化不穩定斑塊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時間:2014 .08- 2016.08 · 主持:江蘇省衛生廳青年科研課題“HUK增加缺血性卒中腦血流灌注及其機制研究”。項目号:Q201206。時間:2012.08-2015.08 · 主持:江蘇省醫學分子重點實驗室資助項“PDS-93基因介導缺血性腦損傷的分子機制研究”。項目号:KL-005(已結題).時間:2008.09-2011.09 · 參與:國家科技部十二五課題“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療技術研究”。 項目号:2011BAI08B07。時間:2012 .01-2015 .12 · 參與:國家科技部十一五課題“顱内外動脈狹窄幹預及腦卒中二級預防的規範化研究”。 項目号:2006BAI01A10(已結題)。時間:2007 .01-2010 .12 · 參與:國家科技部十一五課題“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因診斷、臨床分型及規範化治療”。 項目号:2006BAI01A11(已結題)。時間:2007 .01-2010 .12 獲獎情況 1. 徐運、朱曉蕾、張梅娟、金佳麗、李敬偉、孟海蘭、舒姝、張曦、嵇碧瑩、韓麗娟、于林傑、陶文淵、陳建、錢來。缺血性腦損傷新機制及其臨床幹預策略。2022年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 2. 2022年度南京鼓樓醫院“優秀共産黨員”。 3. 2021年度南京鼓樓醫院“最佳醫生獎”。 4. 徐運,張梅娟,李敬偉,孟海蘭,羅雲。缺血性腦卒中相關精準診療的轉化研究。2020年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5. 徐運,張梅娟,李敬偉,陳妍,趙輝,朱曉蕾,錢來,金佳麗,孟海蘭,嵇碧瑩。免疫炎症與缺血性卒中轉歸的機制及臨床轉化研究。2020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6. 徐運,張梅娟,朱曉蕾,韓麗娟,陳妍,曹翔,孟海蘭,邱樹衛,李敬偉。缺血性腦損傷免疫炎症機制以及臨床轉化研究。2020年江蘇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7. 張雪玲,李敬偉,陳念東。外周血标志物在認知功能障礙病情評估中的應用及其轉歸分析。2018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二等獎。 8. 李敬偉,朱曉蕾,武文博。功能磁共振指導下的缺血性卒中精準診斷。2017南京市醫學新技術一等獎。 9. 李敬偉。2017年度南京鼓樓醫院最佳帶教老師。 10. 徐運,李敬偉,朱曉蕾。功能磁共振指導下的缺血性卒中精準診斷。2017江蘇省醫學新技術二等獎 11. 徐運,王擁軍,李敬偉,張梅娟,朱曉蕾,張冰,牛豐南,劉卓,羅雲。腦疾病相關性腦損傷診療的轉化醫學研究。2015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編号:20150511) 12. 徐運,李敬偉,朱曉蕾,張梅娟劉卓陳燕婷。腦損傷的轉化醫學研究。2014年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編号:20141420018) 13. 徐運,羅雲,李敬偉。腦血管病個體化診療技術的臨床應用。2013年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一等獎。 14. 徐運、李敬偉、管得甯。尤瑞克林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應用。2011年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二等獎。 15. 徐運,陳玲,秦新月,羅勇,張梅娟,張卓,管得甯,王中原,李敬偉,沈小芳,羅雲,張馨。缺血性腦損傷機制及其對治療決策影響的研究。2011年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 16. 徐運、張梅娟、牛豐南、李敬偉、沈小芳、管得甯等。缺血性腦損傷機制及對治療決策影響的研究。2011年江蘇省醫學科技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