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伟德官网手机版附屬鼓樓醫院、南京大學病毒與感染病研究所吳超教授團隊在《柳葉刀·傳染病》(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1)00287-5/fulltext)上發表通訊文章,報道了我國科興新冠滅活疫苗接種者對多種新冠病毒變異株的中和活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各國競相接種新冠疫苗以盡快建立全民免疫屏障。我國滅活疫苗接種速率快、覆蓋範圍廣,容易形成群體預存免疫。然而,層出不窮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卻使多數疫苗誘導的免疫防禦及治療性中和抗體活性大幅下降。因此,深入研究滅活疫苗誘導的血清中和活性意義重大。
吳超教授團隊陳雨欣副研究員等利用新冠假病毒系統,評估了93名科興疫苗接種者血清對野生病毒株以及6種正在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的中和活性。研究發現,接種兩劑疫苗後,82%的血清樣本能夠中和野生型假病毒;接種後血清中和 D614G變異株,B.1.1.7變異株(首現于英國)和 B.1.429變異株 (首現于加州)突變株假病毒同樣有效;而接種血清對B.1.526變異株(首現于紐約)的血清中和效率降低了 4.03倍;對P.1變異株(首現于巴西)降低了3.92倍;對最受關注的南非變異株 B1.351降低了5.27。這一結果與針對含有 E484K 突變的RBD的IgG 的滴度降低相一緻,這表示E484K這一關鍵位點的突變對靶向RBD的中和抗體發生了逃逸。
圖 1. 接種科興疫苗的志願者血清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活性和針對受體結合域 (RBD)蛋白的IgG 抗體滴度。
圖2. 一起涉及11名患者的新冠病毒感染家族聚集病例
這項研究提示,加強對新冠病毒變異株的監測,并評估疫苗對于新出現的新冠變異毒株的保護效力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那些含有E484K突變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該研究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南京市醫學科技發展基金和南京市衛生廳等資金的資助。
自新冠疫情以來,以吳教授為首的團隊已在新型冠狀病毒領域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早在2020年2月疫情暴發初期,吳教授團隊黃睿博士等通過對在南京的一起新冠病毒感染家族聚集病例開展細緻完整的流行病學調查與溯源調研,并在《柳葉刀·傳染病》發表文章(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1)00287-5/fulltext)提出無症狀者或潛伏期也可能是SARS-CoV-2感染的潛在傳染源,為早期疫情的防控指明了重要方向。